专注力是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儿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现象,似乎无形中告诉我们,心灵敏捷的人会
受到类似自然法则的束缚。但丁曾经说过:“人类不知道他们的智慧从何而来,
也不知道自己对物质的最高欲望从哪里产生,这一些都好像是存在于人类内
心世界的本能一般,驱使着人类去创造。”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阐
述了类似的观点:“精神的力量”是“生命的神秘因素”之一。人们对外在
事物的特殊态度构成了其天性的一部分,而且决定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吸引
我们注意力的不是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而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只有那些
能唤起我们内在活力的东西才会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的内在世界会对外部
世界所提供的信息做出选择,以使其与我们的内部要求相一致
比如,画家能发现最丰富的色彩,音乐家最容易受声音的吸引。尽管我
们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但是我们的性格驱使我们寻找不同的兴趣和追求
我们只会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所需要和喜爱的。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没有一个老师能够用任何技能,来使他们的注意
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很明显,专注力是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历史上的天
才基本上都具有超凡的专注力,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无法影响他们的思维。
比如,牛顿经常沉醉于他的研究,而忘记了饥饿;意大利诗人阿尔菲尔
瑞在写诗时,竟然对从他窗前经过的结婚队伍的喧闹声充耳未闻;阿基米德
是在伏案研究几何图形时被杀害的,他是如此专心,传闻当叙拉古城被敌人
攻下时,都未能使他分心。
然而,这些天才人物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专注能力,是无法通过老师传
授的。不管这个老师的教学艺术多么巧妙、多么高超,都无法唤起一个完全
不感兴趣的人对这件事情的关注
自由对于儿童的心智构建具有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儿童的内心
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通过它便能激发儿童的注意力,我想这种力量应该是
自由。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孩子的注意力发展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学,更重
要的是孩子内心的自由。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基础,那就是完
备的外部营养支持和自由的内部发展空间。
我们应该通过科学实验,来了解儿童生活及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源。通过不断地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生命物体的发展过程。儿童的成长也是如
此,他们的思想、理智、意念和大脑、胃及身体各个器官一起成长起来,成
为真正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认知能力最先产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为智力的发展提供保障,一旦有吸引孩子视线的物体出现,认知意识便开始
为儿童建立注意力的心理机制,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发生,促使认知意
识不断增强,最终形成智力,并培养了孩子一定的专注力
孩子从懵懂到认知世界,并不是老师想象那般,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个物体。孩子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孩子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而逐渐建立起来
的,是孩子内部心理成长的过程。要实现这些变化,我们就必须为孩子提供
大量相关的材料,帮助孩子实现心理成长。
比如,我们可以向孩子提供一系列物品,来引发孩子关注颜色、形状
声音、触觉和气压的本能。他会以自己的方式,与各种物体持续发生活动,
以组织他的心理个性,同时获得一种对于事物清晰、有序的知识。
在不断地接触中,这些以形状、尺寸、颜色、光滑度、重量和硬度等特
征呈现的物体,就与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关联。孩子的潜意识中有了这些物体
的存在,并开始接受它们,关注它们,对它们们产生兴趣和注意力。
当孩子在这种本能的基础上认识和注意到外部事物后,他就跟这个世界
建立了联系,这是他与世界的最开始的联系。在这种联系建立之后,孩子开
始更加广泛地认识世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原有的本能认识,他们拓展了自
已的认识渠道,开始了真正的对世界的探索和学习。
传统的教育学认为,要让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到刂未知的事物上,就应该使已
知和未知建立起一种联系。因为儿童能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兴
趣。而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这种观点只抓到了这种复杂现象的一些细枝末节。
其实,已有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兴趣转向更复杂和意义更加崇高的事物上,并使
文化持续不断地演变、延续,而且这一过程本身就在头脑中创造着秩序老师在课堂上简单明了地说:这是长的,这是短的,这是红的,这是黄
的,等等,这样固定用一个简单的字清晰地表明了感觉的顺序,并把它们进
行分类、编目。在孩子的头脑中,一个映像与另一个映像是完全区别开来的
并各自有其明确的位置,而且每种映像都可以用一个字回忆起来。因此,新
的知识既不会被虚掷一边,也不会与旧的知识混淆在一起,而是会被存放在
合适的地方,并与原先的同类知识归于一起,就像图书馆里陈列有序的图书
于是,在人的内心深处不仅有一种渴望增长知识的动力,还会形成一种
秩序,这种秩序又在不断吸收新信息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因此,内部的协调
性就像生理上的适应力一样,是在自发活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个性的自由
发展、个人的成长与组织建构都是由其内部条件决定的。
老师在适当的时间,应该给予孩子一些指导。但是,在进彳行指导时,要
非常小心谨慎,以免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自己。儿童的全神贯注决定着他们的
未来,老师的教学艺术在于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不要对自然出现的现象进行
干预。
页:
[1]